東台公司黨委:開創沿海灘塗特色化發展新局面

發布時間:2023-11-20

中國共産黨江蘇省沿海開發集團有限公司第二次黨代會爲條子泥世遺區生态建設和特色農業發展指明了方向,作爲集團主業運營公司之一,東台公司堅把學習貫徹黨代會精神同各項工作實際有機結合起來,聚焦大會指明的全力建設“四個沿海”、實現“五個新提升”的高質量發展目标,深入思考和謀劃條子泥未來發展思路,切實将會議精神轉化爲凝心聚力構建企業核心競争力的強大動力,建設好條子泥沿海灘塗生态特色農業示範基地,高質量完成會議部署的各項工作任務。

牢記使命,全面深挖耕地後備資源潛力。堅持貫徹落實國家關于灘塗圍墾開發利用的新要求,圍繞土地資源綜合保護與開發工作目标,履行爲全省提供後備土地資源的重大使命。鞏固提升土壤改良質效。統籌土地整治和世遺區生态開發要求,運用近幾年條子泥中重度鹽堿地改良試驗成果,探索濱海土地資源集約高效利用,優化完善鹽堿地的健康養分和生産力管理模式,采取一系列生态綠色種養措施維護和改善鹽堿地土壤質量,加快推進鹽堿地生态改良、綜合治理與管護,優選鹽土經濟高價值作物品種推動鹽土農業産業化發展,實現鹽土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強化土地資源供給保障能力。深入研究涉土涉海管理政策,掌握政策走向和趨勢,抓住政策窗口期,加大條子泥鹽土改良土地整治項目推進力度,系統做好不同性質鹽土改良區域土地整治項目複墾規劃,加快土地資源價值釋放,提高土地資源利用效率。創建世遺區生态修複标杆。嚴格落實江蘇新一輪沿海發展規劃關于持續夯實綠色發展生态本底總體要求,堅持生産經營與生态保護和諧發展,優化完善條子泥匡圍工程生态補償項目,落實農業生産尾水達标排放、生态用地環境整治及條子泥墾區灘塗海洋環境監測等生态修複綜合開發方式,打造踐行“兩山”理論的示範項目和保護性修複、适宜性開發的标杆項目。

找準定位,打造現代化沿海農業新業态。堅持貫徹省委、省政府在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中開辟沿海地區發展新空間的工作要求,圍繞建設沿海特色農業目标,更新農業生産業态,建設長三角優質農産品供應基地。構建水産品穩定安全供給體系。優化養殖産業組織模式,穩定提升水産自營養殖規模,加快培養專業技術人員隊伍,強化與外部專業養殖企業、科研院所的合作深度,建立技術共享管理機制,建立一套完善的生産、管理和供給機制,逐步實現一年四季向市場穩定供應充足、安全、高質量的水産品,形成差異化市場競争能力,提高水産養殖市場經營風險控制能力。構建智慧農業生産管理體系。牢固樹立大食物觀,向智慧農業要實物,以“互聯網+現代農業”發展需求爲導向,加快推動條子泥農業生産數字化轉型。加強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設施設備和技術在生産經營中的深度應用,強化數字化賦能,整合、彙聚、融合多源數據,圍繞農業種養信息采集、生産、管理、追溯、服務、營銷和市場等環節,搭建“一站式”智慧養殖生産管理平台,打造獨具條子泥沿海灘塗開發特色的智慧農業,推動農業生産向更加智能化、高效化方向發展。構建市場端引領的訂單農業體系。立足條子泥種養産業基地的資源禀賦和産業優勢,深入對接、精準匹配中高端市場供需關系,建立完善市場開發體系,持續探索以銷定産的規模化訂單農業體系,增強企業對市場的了解和掌控能力,同時促進條子泥種養産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提升農産品質量控制和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提高農業種養産業質效和條子泥品牌市場競争力。

科技引領,激活企業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堅持貫徹新一輪國資國企改革關于提高核心競争力和增強核心功能的總體要求,圍繞加快構建企業爲主體的創新體系工作目标,以科技創新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打造農業科技創新平台。充分發揮條子泥鹽堿地改良種植和海淡水養殖的科研資源禀賦優勢,加強内外部科技創新資源整合,以智慧農業基地建設爲抓手,主動與國内優秀科研單位交流溝通,結合自身生産經營工作實際需求,積極參與承擔科研、示範推廣項目,依托公司現有相關的研究生工作站、種養試驗示範基地等平台資源,充分結合外部科研團隊技術力量和科研成果,将難題變爲課題,将課題變爲經營主體,努力攻關,有效解決企業面臨的技術問題。打造良種魚苗繁育技術體系。綜合考慮條子泥淡水資源、養殖品種體系及國家政策等多方面因素,深入研究分析條子泥水域良種繁育項目在品種選擇、親本種質優化、繁殖技術提升、養殖環境改善以及病害防治等核心技術應用方面的優勢與劣勢,從易到難逐步構建企業自有良種魚苗核心技術體系,形成外延産業鏈條,提高漁業生産效益。打造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科研體系。充分發揮監測中心設施設備資源的科研功能,加強科研創新,不斷提升檢測能力和技術水平,與其他科研機構、高校等開展合作,共同開展種植養殖相關科研項目研究,培養一批企業自有高素質的科研團隊,推動科研成果在生産經營中的轉化和應用,更好地服務沿海農業企業和拓展外部農産品生産經營檢測需求,爲江蘇沿海灘塗生态保護與開發做出更大貢獻。